青浦区:【献血故事】习惯成自然

  • 发布日期:2020.06.16
  • 作者:青浦区献血办公室
  • 浏览:7005次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也不喜欢说话,老家是江苏省宿迁市的一个小镇。”来自青浦区的无偿献血者胡继春是这么介绍自己的。平时寡言少语,不善言谈的他却在来沪20年的时间里捐献了198次血液,献血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割舍不掉的习惯。


        
        生活在农村,信息闭塞,知识的短缺让儿时的他对无偿献血充满着疑惑、不解甚至是害怕。对广大农村的农民来说,献血闻所未闻,“好不容易身上长的血,抽出来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一定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吧!”献血似乎离他们很远很远,自然也离胡继春很远很远。直到他的部队服役生涯的一次偶然,改变了他的想法。


        在服役期间,有一个战友因受伤而需要输血,连队的战友们纷纷积极响应,撸袖献血。这唤起了胡继春对献血的好奇,本着帮助队友的心,也报名参加无偿献血。尽管机缘巧合之下未能成功献血,这段经历唤起了他对献血的向往。这次以后,胡继春开始去了解一些献血的知识,了解病人对血液的需求。



        终于在2001年4月26日,这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他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走上了爱心献血车。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下,他先是填表,再接受初步的身体检查以及各项血液指标的检测,最后顺利的捐献了200ml的血液,总算是了却了自己由来已久的夙愿。


        起初参加无偿献血,胡继春总是瞒着家人,担心他们会反对。但随着一年两次准时捐献血成为一种雷打不动的习惯,他终于提起勇气,选择向爱人“坦白”。尽管爱人因为对献血的误解,当场就表示了反对,他也并没有放弃对献血的热爱。在后面的生活中,他采取常态化的“唠嗑”,时不时在和爱人说些献血知识,告诉她自己是上海“献血达人”,并带她去参加无偿献血表彰活动,实地感受这种献血的氛围。久而久之,对献血的误会自然就消解了。


        其实只有经历病痛需要输血的病人,才知健康血源的重要,尤其是白血病化疗的患者。所以在对用血情况了解的很透彻了以后,胡继春像很多无偿献血者一样,虽然有着家人的反对声,但还是坚持着,因为如果没有这群无私的无偿献血英雄们,或许病患的生命将没有办法得以延续。


        从第一次开始的200ml全血,到第六次的400ml,再到2009年10月27日第十五次开始的血小板捐献,每个过度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每次献血间隔期一到,没有特殊的事情,献血总是能如期而至,从未间断。2013年7月,血小板的间隔期发生了变化,14天捐献一次,胡继春就主动把时间调整为14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胡继春对无偿献血的彻底认识。自从参加无偿献血以后,他平时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加强了身体锻炼,摈弃一切不良的习惯。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二十年的无偿献血历程,风风雨雨,从未间断,以后还会继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