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劳动节的生命礼赞——汗水浇筑文明 热血续写温情
- 发布日期:2025.05.09
- 作者:黄浦区血液管理中心
- 浏览:72次
五一劳动节是致敬平凡英雄的节日,劳动者们用双手筑造社会基石的场景令人动容。而在城市街角的爱心献血屋与爱心献血车内,另一种生命的接力正在悄然进行——当鲜红的热血沿着导管流淌,这份无需鎏金刻字的奉献,恰与劳动精神形成奇妙共鸣。这个假期,有人用旅行丈量山河,亦有人挽起衣袖,让劳动节的深层意义在血脉相连中绽放光芒。五一期间,黄浦各献血点位共采集330人份全血和189单位单采血小板,大街小巷涌动着一股特殊的“红色暖流”。
劳动节期间,黄浦区多个爱心献血点位化身“二次元公益站”,无偿献血者可获得《时光代理人》联名纪念奖牌、爱心委托卡及专属印章等文创礼品。动漫主角的时尚造型与献血宣传结合,成功吸引年轻群体驻足,一位大学生表示:“通过喜欢的动画参与公益,既有趣又有意义!”
劳动节的第一天,爱心献血屋内,温馨的一幕正在上演——00后小伙手捧女友最爱的草莓蛋糕倚在服务台前静静等候。刚结束献血的女友小张脸色微白却笑意盈盈:“虽然我们分居两地,但是约定每一次献血他都要在我身边陪着我。今年他又做到了。”接过献血证,两人在献血屋前合影留念,这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五年,也是他们实现约定的第五年,每一次献血都是留下一份“爱”的纪念。
5月2日,人民公园爱心献血车迎来了一位年轻的拜访者——高三学生高祥磊,他在母亲鼓励下完成了人生首次献血。刚满18岁的他紧攥着献血证感叹:“原来这就是成年的重量。”12岁的妹妹踮着脚比划着献血屋前树上的红色飘带,童声清脆:“我不会输给哥哥的,等我长到那么高的时候,也要和哥哥一样!”看到这一幕,母亲温柔地笑了——二十多年前,她正是在同样的年纪献出了人生的第一袋热血。
更令人动容的是三代同行的王先生一家。54岁的外公在体检合格后,与女儿同时坐上采血椅。“我年轻时在纺织厂献过12次血,现在还能再帮帮别人。”王道力抚摸着外孙女扎着蝴蝶结的小辫笑道:“等你上大学了,我和你妈妈再陪着你一起来!”阳光恰到好处地投射在献血屋前,斑驳的树影里,小女孩正踮脚数着爱心贴纸,懵懂间已将红色温度刻入记忆。
黄浦区无偿献血志愿者吴健连续五天坚守在南京路步行街爱心献血车前,他表示:“许多市民是全家出动,父母献血后鼓励孩子未来加入,这种代际传递的公益精神令人感动。”一位连续十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献血者则坦言:“每次想到自己的血能救人,就觉得劳动节过得特别充实。”
黄浦区近年来持续探索“文化+公益”创新模式,从汉服活动到动漫联动,以贴近年轻人审美的形式拓宽公益边界。未来,黄浦计划将更多非遗、艺术元素融入献血宣传,打造“黄浦献血”品牌,让爱心奉献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地上的汗水还是针管中的热血,都在诠释着同一种文明密码:人类用身体最本真的力量,浇筑着社会的温度与生命的延续。五一假期的黄浦街头,献血点位不仅是医疗救助的补给站,更成为传递城市温度的窗口。每一袋血液背后,是爱心市民的善意,是志愿者的坚守,更是社会协同共治的缩影。这份热血的接力,将持续为申城注入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