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70后“熊猫血”女经理 献血随叫随到

  • 发布日期:2016.07.12
  • 作者:闵行区血液管理事务中心
  • 浏览:1714次


        有一位特别的“70后”献血者,她的血液是常被大家称为“熊猫血”的稀有血型,多次参加应急献血的她已无偿捐献全血11次累计2800毫升;她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在公司组织的献血活动中时常带头捋袖献爱心;她是一位富有责任心的妈妈,培养孩子参与公益的习惯;她就是供职于上海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的O型Rh阴性血志愿者陈欣。 

70后“熊猫血”女经理陈欣   献血随叫随到.jpg

     

       1992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组织了一场献血活动。当时,正在就读大三的陈欣也加入了献血队伍。个子不高的她勇敢地捋袖献血200毫升。一本“义务献血证”成了陈欣走上长达20年献血历程的见证。


       后来,陈欣的工作、生活在上海稳定后,她开始了相对固定的参加献血。通过这一方式承担个人的社会责任。

       在陈欣参加4次献血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使她觉得“献血”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2004年11月8日清晨,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之时,上海市奉贤区在建的A30高速公路近沿钱公路400米处施工段发生交通事故,一辆载着园林工人的卡车发生翻车,造成10人死亡,15人受伤。急救伤员中竟然有两名是O型Rh阴性血!

       Rh阴性血液素来是稀有血型,当时医院血库并没有相匹配的血液,不巧的是,市血液中心的成品库中也没有现成的O型Rh阴性血液制品。血液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启动稀有血型志愿者队伍的力量,一场生命的接力就此展开。

2012年6月9日,陈欣在闵行区庆祝第九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活动上发言.jpg

       9日,陈欣接到血液管理部门的紧急通知,急需寻找O型Rh阴性血志愿者,为事故伤患临床救治储备血液。希望O型Rh阴性血的她能再次奉献爱心。“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时,既激动又紧张。激动是因为自己的血液很珍贵,紧张是因为这种血型的人很少,万一以后自己需要用血可怎么办?”陈欣回忆着当时的情形。简单了解情况后,陈欣二话没说立即赶到献血点参加应急献血。

       在献血点,身材瘦小的陈欣毫不犹豫地捐献了400毫升。更让人感动的是,她还把同是O型Rh阴性血的弟弟带去。弟弟也和她一样捐献了400毫升珍贵的热血。

“看电视新闻报道,在上海市多方共同努力下,两天内,两名稀有血型患者共用O型Rh阴性红细胞制品3400毫升、血浆200毫升。两人的伤势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正是无偿献血挽救生命的意义所在!”陈欣感慨的讲。


       自己的血液能在危及时刻帮助别人,让陈欣感到十分的自豪。后来,陈欣欣然加入了“闵行区稀有血型献血者应急队伍”,希望能随时帮助有急需要输血救治的患者。

       2008年奥运应急献血、2010年上海世博会应急献血重大赛事和活动特需备血时,都有陈欣的慷慨捋袖献血的身影。

       陈欣在自己一次次献出弥足珍贵的稀有血液的同时,让家人也耳渲目染地了解到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家人参与到其中。

       就在陈欣为“保障‘亚信会议’特需用血”献血那天,儿子邹昊阳和她一起去的献血屋。陈欣献血时,身穿“红马甲”的邹昊阳还为妈妈忙前忙后的端茶倒水、打气加油。陈欣献完血离开后不久,一名叫邹小贵的男子来到献血屋要求献血。经过填写献血登记表、体检,邹小贵顺利地捐献了200毫升血液。采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发现邹昊阳和邹小贵比较熟悉,大家轮番审问“邹昊阳”后,他才说出邹小贵是他爸爸。这,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2014年5月1日,陈欣儿子邹昊阳(右)在向市民宣传无偿献血.jpg

       作为一名血液制品行业从业者。陈欣表示,在临床上无论哪种血制品都没有输注无偿献血者的原血经济、实惠、安全。无偿献血是捐助者在健康状态下的自愿行为,无偿捐献的血液与血液制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陈欣是一名献血者,也是一名献血工作管理者。公司里的献血工作刚好是人力资源部分管,每次公司组织献血活动,作为经理的她不但要卖力向员工宣传、动员参加献血外,还带头伸出臂膀献出鲜血。  

2014年5月18日,陈欣为“亚信峰会特需用血”献血400毫升.JPG.jpg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已捐献全血11次,累计达2800毫升陈欣觉得每次帮助别人体会到的是光荣和责任。